向地下要空间!静安智慧车库为老城区焕发新生机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轨道交通专委会组织智慧车库观摩活动
3月25日下午,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轨道交通专委会联合上海市住建委科技委轨道交通工程与综合交通专委会、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城市轨道交通专委会,共同组织开展了静安区智慧地下停车库观摩考察活动。该项目作为城市智慧交通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自建设之初就引起了广泛关注,为城市更新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石小法副秘书长出席活动并指导工作,来自相关专委会的20余名领导及技术人员参加了本次实地考察。
静安区智慧地下停车库创新采用垂直掘进(盾构)技术,在规划待建绿地地下空间 “深挖潜力”。项目共建设两个超大竖井,其中单个竖井开挖直径达 23.02 米,堪称世界最大直径竖井,开挖深度约 50.5 米,净空 40.3 米。地上一层为智慧车库出入口及管理设施,地下一层是设备层,再往下的停车设备层采用 19 层钢结构设计,运用 PCS 型垂直升降立体机械停车模式,配合托盘式停车搬运技术和手机 APP 预约、AGV 自动存取车搬运设备,共提供304个智能停车位。该项目实现了单车平均存取时间仅 90 秒的高效运营,是一座集设备、操作、监控、维保、管理智能化于一体的现代化智慧车库。
在项目参观过程中,施工单位中铁十五局联合设计单位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重点介绍了该停车库“垂直掘进+模块化建造”这一核心施工工法。

项目采用全球领先的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在地下 50 米深度实施 “非开挖式” 施工,通过精准的地层注浆加固和智能监测系统,将施工振动控制在 0.15m/s² 以内,噪音值低于 65 分贝,真正实现对周边居民生活和商业活动的 “零干扰”。值得关注的是,该项目在仅占用 1050 平方米地表面积的前提下,提供了 304 个智能停车位,相当于传统平面停车场的 4.7 倍土地利用率。这种 “向地下要空间” 的开发理念,不仅有效缓解了周边 2 公里范围内多个老旧小区的停车难题,更为高密度城区地下空间集约化利用树立了新标杆。该停车库还实现了停车自动导航、在线支付停车费等智能服务,显著提升了车主停车体验,使城市停车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参与考察的专家领导一致表示,通过本次实地观摩活动,对智慧城市交通建设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入的认识,为今后推进轨道交通及相关领域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