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交通规划专委会组织赴
北京开展存量交通设施利用的观摩学习活动
上1月14日—15日,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交通规划专委会与北京城建院、北京规划院等携手,就北京既有铁路和轨道典型改造开展了专题观摩和学习活动。交通规划专委会结合各成员单位学术建设的要求,在了解到首都北京在存量交通设施方面技术体系完整,尤其是奥运会、冬奥会时期进行了大量的既有设施更新改造且成效显著的背景下,组织赴北京开展观摩学习活动。
此次调研小组由学会常务理事、交通规划专委会主任委员郎益顺带队、学会成员单位上海市规划院和上海市建交院4名委员代表组成。北京城建院技术改造中心、北京规划院等同行分别讲解了《北京地铁13号线运能提升改造》和北京市域铁路功能布局规划,并就改造背景、典型线路及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介绍,会议期间双方充分交换了上海与北京在城市轨道交通、市域(郊)铁路方面的思考和做法。调研小组同时现场观摩了北京在建13号线和拟改造的京密线及有关枢纽、场站等设施。

北京13号线、京密线及两个改建枢纽观摩

北京城铁13号线运能提升改造是国内第一条大规模“新建+改造”的轨道交通工程,过程历时5年,通过充分的多方案论证,提出了基于车站扩编改造的线路拆分方案。通过一系列改造可以优化北京北部轨道交通线网布局及客流分布,破除13号线现状运营的困局;并通过该工程,基本建立了建成线路改造的技术架构。

北京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示意图
北京市域(郊)铁路是北京市轨道交通功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快线的一种形式,主要利用现有及规划铁路资源服务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与跨界城市组团的快速通勤联系及旅游交通。目前,北京市域(郊)铁路已经开通了S2线、城市副中心线、怀柔-密云线和通密线4条线路,24座车站,运营总里程已达400公里,发展初具规模并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北京市域(郊)铁路功能布局规划(2020-2035)》是国内首个路市共同组织、共同编制、共同批复的超大城市市域层面网络规划,对市域(郊)铁路的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指导意义。未来,北京市域(郊)铁路将构建“半环+放射”的网络形态,至2035年,北京市域(郊)铁路规划线路共计12条,分为14个规划项目,共874公里。

2025年,交通规划专委会将继续结合各成员单位的工作特点和需求,以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策划系列的行业发展调研和学习活动,吸纳经验、汇聚智慧,提高专委会系统性建设能力,助力上海交通行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交通规划专委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