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联未来交通 共育行业英才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组织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3智能班开展专业实践活动
近日,在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的组织牵头下,学会团体会员单位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3智能班全体学生由智能教研主任带队,赴上海城建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学会团体会员单位)开展专业认知实践活动。本次活动聚焦“城市道路设施智慧运维”的主题,通过实地观摩、技术演示与校企对话三大环节,深化产教融合实践。
在城市道路设施运维中心,师生们实地考察了市政道路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并由中心的技术团队重点演示了基于AI算法的道路病害智能诊断系统。该系统集成了覆盖全市的5000余个道路病害监测传感器数据,可自动判定裂缝、坑槽等11类道路病害,目前已在浦东新区38条主干道实现规模化应用。
在城市道路应急指挥中心,工程师为师生展示了应急指挥平台。该系统通过对极端天气状态下的道路积水、结冰、能见度等指标的监测,能够实现“实时监控—自动预警—即时处置”的任务闭环,实现最短时间处置突发灾害,确保道路设施在恶劣气象条件下的稳定运行。
在隧道机电运维数字孪生平台的参观学习中,工程师重点演示了基于BIM技术的隧道环境智能监测系统,并现场模拟演示了早晚高峰不同车流量工况下,系统动态优化照明亮度与风机转速的组合策略。

在交流座谈会上,校企双方就深化产教融合达成多项共识。企业代表表示将为智能交通技术专业学生开放一定数量的实习岗位,并提供运维数据支持学生毕业设计实践。学院教学团队提出“双师课堂”的构想,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参与学校课程教学,这一提议获得企业技术总监的积极响应。双方还探讨了师生参与企业智慧运维项目的可行性。通过坦诚交流,校企在人才联合培养、技术协同创新等方面形成了可落地的合作意向,为后续建立长效协作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实践活动将专业核心课程与行业实际应用场景深度对接,为智能交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双方表示将持续推进“课程共建、师资共培、项目共研”的协同育人模式,助力上海智慧交通示范城市建设。

(地面公交专委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