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组织召开
《商用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技术》
项目成果鉴定会
2024年1月22日,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以下简称学会)采用线上线下形式成功组织召开“商用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技术”项目成果鉴定会,学会副秘书长石小法教授主持会议。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施剑林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朱新坚教授、复旦大学孙大林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邵志刚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杨辉研究员、清华大学史翊翔教授、上海航天八院811研究所王东研究员等行业大咖组成专家组,对该项目成果进行鉴定。
商用车高功率、长途重载和复杂环境服役要求,使得燃料电池这一零碳动力源极具竞争力,其规模产业化将有力驱动氢能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加快新能源体系建设。自主创新高性能商用车燃料电池电堆核心技术,对支撑汽车强国战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意义重大。项目依托“863”、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重大课题,经近20年技术攻关,突破了多场结构复合材料的大面积薄型化极板技术、Pt部分包覆电极及边缘密封增强膜电极技术、异质单元堆叠和模块化封装及运行状态调控技术关键技术,解决了长期困扰产业界的大功率、高可靠、长寿命技术瓶颈,使我国成功跻身燃料电池汽车科技强国行列。
在成果鉴定会上,项目第一完成人同济大学明平文教授作了项目成果汇报。与会专家对项目成果进行了客观鉴定,一致认为该项目完成了多项发明技术,包括三场耦合反应区和流岛流堤分配区结构、金属极板耐蚀涂层与石墨极板填胶阻气技术、结构与基材组合匹配及密封连接技术;高氧通量的离聚物半包覆盖三相界面构筑技术、垂向传水-导电-传质的扩散层匹配方法、抗机械疲劳的膜电极交叉封边技术;变截面导流、内外定位堆叠及端部特殊单元技术、自补偿密封技术和模块化安全封装、电堆状态识别方法及全局精调降损策略。依托项目成果获得主持/参与制订国家标准4件,授权发明专利33件,实用新型11件,发表高水平论文14篇,成果已行业龙头企业得到了应用,出口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与会专家对“商用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技术”项目研究成果给予高度肯定,经检索,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在膜电极化性能、单电压一致性测试标准偏差、单堆输出功率以及金属双极板的抗腐蚀能力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项目对国家双碳战略及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有力提升了自主燃料电池技术的国际影响力。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
2024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