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交通分论坛
“数字孪生赋能城市交通高质量治理”成功召开
9月26日,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和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城交”)共同主办的第23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交通分论坛“数字孪生赋能城市交通高质量治理” 在上海科学会堂成功召开。

会议由深城交副总经理、总规划师田锋主持。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副部长葛朝晖,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顾问、原秘书长朱惠君分别为论坛致辞。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同济大学教授石小法等70余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交通数字孪生关键技术、赋能城市交通高质量治理的应用实践和发展模式。



同济大学原副校长、教授杨东援,无锡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主任黄洁,深城交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孙超,上海电科智能公司智能交通事业部总工程师杨学晨等四位专家作大会主题报告。
同济大学原副校长、教授杨东援在“韧性城市交通系统决策分析”主题演讲中指出,系统韧性是数字孪生赋能城市交通的重要任务领域,他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组织四个维度以及定义交通系统需要应对的冲击、系统韧性要求和达成路径作了阐述。并从生态环境维度包括能源、碳排放、抗损性,经济维度包括韧性运输、社会资产管理,社会维度包括空间正义,组织维度包括应急响应、信用体系等作了详细介绍。

无锡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主任黄洁介绍了“无锡市综合交通模型构建与应用”。 黄洁主任从城市交通进入建管并重阶段、推动决策手段转型升级等方面,分析了建设“多层次、一体化”市级数据模型系统的必要性,据此提出构建综合交通数据模型体系的总体要求和思路,一是系统整合各类数据资源,全面构建全市综合交通数据库;二是构建无锡市交通模型系统,为城市交通分析评估提供关键技术支撑;三是构建无锡市综合交通数字化底座,实现数据模型的综合管理与开放共享。

深城交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孙超作“基于数字孪生的新一代城市级交通操作系统探索及应用实践”主题演讲 。孙超副院长从数字孪生行业发展、城市交通业务逻辑演变、全域城市级交通调控等方面,分析了交通行业发展趋势,提出准确把握城市级大规模交通出行规律及运行态势实现全域城市级调控,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新一轮科技革命带动了数字孪生等技术集群式创新突破,使得面向大城市复杂交通系统管控的感知-传输-计算-研判能力阶跃式快速迭代,为城市级交通操作系统各项能力构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上海电科智能公司智能交通事业部总工程师杨学晨作了“面向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运行与管理的数字孪生底座” 主题演讲 。杨总重点展示了面向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运行与管理的数字孪生底座成果,包括多方协同式下的海量数据一致性服务、实时连接与动态交互、沉浸式的体验与直观式的表达、所见即可算、底座-业务超融合适配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分析综合智治、助力秩序管理,科学决策、精准查控,交通出行、一路智引,在环监测、智慧管养四种典型应用场景,并对AIGC与三维渲染可视化等专业建模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上海市交通委科技委常务副主任、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原总工程师、一级巡视员李俊豪,同济大学教授、博导、城市交通研究院副院长吴娇蓉,深城交副总经理、总规划师田锋分别作了精彩的点评。


未来城市交通规划呈现空间复合化、立体化特征,设计建设走向建筑级、构件级的精细化模式,管理运营要求关注人车个体级出行活动规律。在此背景下,本次论坛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深入讨论交通数字孪生关键技术、赋能城市交通高质量治理的应用实践和发展模式,助力城市交通高质量治理,为我国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
2023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