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和台北市交通安全促进会创办于1993年4月,是两岸交通领域合作时间最长、学术层次最高、跨学科跨部门最广、系列成果最为丰硕的学术会议之一。
8月25日至27日,第31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在甘肃兰州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协指导,甘肃省科协、上海市科协、台北市交通安全促进会共同主办,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是论坛主要承办单位之一。学会积极组织上海交通行业科研、设计、建设、管理等单位和高校投稿,并全程参与论坛的策划、组织。两岸交通领域3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在兰州举办的论坛。
本届研讨会分设开幕式、主题报告会和5个分会场学术交流活动。来自海峡两岸的50余位报告人,分别聚焦“区域交通整合”、“智慧交通发展”、“韧性交通推进”、“交通设施运维”四个专题论坛和青年论坛作交流报告。研讨会共征集论文103篇,入编《31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60篇,15篇优秀论文获表彰。其中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参会代表25位,作大会主题报告专家1位,分论坛报告专家13位,分论坛主持、点评专家5位,27日上午参加建言献策专家4位,上海入选优秀论文4篇。


上海参会代表留影
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院长凌建明教授作《机场智能跑道的创新与实践》大会主题报告。报告重点介绍了面向国家智慧机场建设的战略需求和跑道全寿命性能维护与运行安全的实际需要,创新提出了机场智能跑道(AIRs)的体系架构与设计方法,自主研发了跑道性状系列高精度适配传感器、多源数据清洗与解析方法、光电融合高性能组网技术,开发了跑道全寿命运行管理系统平台,实现机场跑道性状的自主感知、实时解析、主动预警和智能决策。依托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主持建成全球第一条机场智能跑道,并已在全国10座机场推广应用。

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凌建明教授作主题报告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推荐的论文中《上海新城职住平衡指标体系研究》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上海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科技咨询有限公司(王媛,邵丹,乐意);《建成环境对城市重型货运交通活动的非线性影响分析》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城市交通研究院(袁泉,马旭,杨志伟);《城轨控车受扰-运行状态韧性维持》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楚彭子,刘循);《郊区旅游景点韧性交通保障策略研究——以上海野生动物园为例》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关士托,彭一力)获优秀论文。

优秀论文颁奖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