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3日,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以下简称学会)会同上海市交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交委科技委)、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以下简称公交分会)共同主办的“长三角城际市域轨道交通发展研讨会”在科学会堂一号楼凡尔赛厅举行。来自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合肥、徐州和北京、重庆、成都、长沙、西安、太原、沈阳等城市,以及本市轨道交通领域的科技工作者近90人出席研讨会。

截止2021年5月底,全国共有45个城市开通了多制式轨道交通。轨道交通在城乡居民出行中的占比越来越高。
研讨会由学会副秘书长虞同文主持。公交分会副秘书长蔡夏英致辞,市交委科技委秘书长、上海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彬最后作研讨会成果总结。
研讨会邀请六位专家作报告,内容涵盖大家感兴趣的重庆、安徽芜湖等城市的跨座式单轨列车、上海机场联络线和嘉闵铁路、临港中运量交通等。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副总工程师蔡润林作了《融合视角下的市域轨道规划》的报告,从市域轨道的功能、范畴、技术优势、面临的调整与难点问题中提出个人的思考和感悟,以南宁为例谈市域铁路与城市空间融合;以湖州、长沙为例谈市域铁路功能层次融合;以苏州四网融合为例谈通道选择的融合。
中铁四院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鹏作了《国内市域铁路发展现状和规划及典型案例》的报告,结合上海机场联络线、广州地铁18号线等典型案例,对市域铁路规划的“探索期”“加速期”“完善期”的网络形态布局作了介绍,分析国内市域郊铁路建设的现状,并总结出七个方面的经验与启示。
上海申铁投资有限公司总师室高级主管钱泽林作了《上海市域铁路规划建设简介与心得体会》的报告,全面介绍了国家宏观政策、市域铁路建设概念、功能定位、运营方式、市域铁路发展情况等,并对市域铁路与地铁在运营服务、设计特点、服务范围、建设依据、协调层面等方面进行比较。

重庆轨道交通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剑作了《跨座式单轨系统实践》的报告,以重庆为例对跨座式单轨系统的优势及在城际市域轨道交通的未来发展和应用提出个人见解。
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周晓琦作了《长三角地区市域铁路发展的思考》的报告,介绍市域铁路功能层次、技术标准等特点,和国内市域铁路的发展情况,以及对上海新形势下发展市域轨道交通的思考。
上海临港交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兵作了《数字轨道中运量交通的临港创新实践》的报告,全面介绍了临港T1线功能定位、总体目标、集约管理、车辆技术、运营状况等。
李彬秘书长总结了每篇报告的要点、亮点和研讨会关于城际市域轨道交通建设与发展的新理念、新制式、新技术、新装备等学术与科技成果,并表示市交通委科技委会和学会等单位将密切关注上海交通发展的热点问题,发挥好智库作用,积极组织学术、科技、科普等活动,为上海交通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研讨会尽管时间超长,与会者仍觉得受益匪浅、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