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hjtgcxh.com
 
  学会动态
第十八届中国电子信息工业软年会“件驱动下的智慧交通”专题论坛暨轨道星空论坛第12期顺利举办
“数·绘城轨蓝图”——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轨道交通专委会主题技术交流活动成功举办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赋能零碳未来:“2025零碳园区建设与智慧储能技术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成功举办“松阳县智慧交通专题招商推介会”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交通理论与设计专委会启动会议暨2025年首场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向地下要空间!静安智慧车库为老城区焕发新生机——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轨道交通专委会组织智慧车库观摩活动
平台赋能 服务会员——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绿色交通专委会组织“走进”港口能源公司活动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综合交通规划专委会2024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成功召开2025年专业委员会主任学术研讨会
上海交通工程学会协办中国整车热管理技术年会2025系列——广州歌华首站告捷!
绿专委会员单位授牌仪式暨2025年首场绿色交通研讨会顺利召开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数智交通专委会年度工作会议暨参观交流活动顺利举办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交通规划专委会组织赴北京开展存量交通设施利用的观摩学习活动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轨道交通专委会2024年度工作会议暨参观考察活动顺利举办
上海交通工程学会协办浦东公交2024年度内训师专项培训结业典礼圆满举行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举办第四届“交通青年说”学术沙龙
2024浦东航运周——SISI国际港航发展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召开第二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
2024年上海市智能交通系统集成与应用竞赛成功举办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组织“大学生走进松江智能交通”科普活动
  学会动态 >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召开2020年学术年会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召开2020年学术年会

2020年12月28日下午,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以下简称学会)在科学会堂一号楼召开了2020年学术年会。年会由学会秘书长朱惠君主持。学会会员、交通科技工作者近60人参加了学术年会。

学术年会共安排三个学术报告: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通号分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张郁高级工程师作了《面向智慧地铁的信号系统全寿命周期主动维保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的报告。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总工程师、上海市科技启明星郑晓光教高工作了《海绵城市生态道路成套技术研究与示范》的报告;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院长、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小鸿教授作了《中国磁浮交通应用及前景展望》的报告。其中,《面向智慧地铁的信号系统全寿命周期主动维保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和《海绵城市生态道路成套技术研究与示范》两个项目获得学会2019年度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张郁总经理介绍了地铁全寿命周期主动维保新思路和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包括运用人工智能信号健康管理理论,创新信号系统多源安全感知技术、信号多引擎融合诊断预警技术、信号全寿命周期健康管理系统等,并对信号系统主动维保转型与展望作了阐述,包括应用场景的升级、业务流程的变革、运维管理等优化等。

郑晓光总工介绍了海绵城市生态道路成套技术创新:针对透水路面材料存在易堵塞,力学性能与生态功能难协同等难点,发明了基于污染堵塞颗粒粒径-孔径比的多孔路面材料设计方法;建立了多孔沥青混合料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与其生态功能和宏观力学性能的关系模型,提出了基于生态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多孔隙沥青混合料平衡设计方法;建立了透水铺装材料动态模量参数体系,揭示了透水沥青路面在含水条件下的动荷载破坏行为特征,提出了多类型透水路面结构多层位力学性能精细化控制指标及渗流设计关键指标,形成了透水铺装双性能设计方法,提出了典型透水路面结构。为解决生态道路材料力学性能较弱及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低等缺点,自主研制了超高空隙率专用高粘度改性沥青;提出了基于赤泥固废的多孔沥青混合料强度和耐久性的改善技术;开发了冶金渣透水铺装材料;研发了水泥基透水铺装材料增强剂;研制出透水性彩色木屑铺装材料等。

陈小鸿教授指出,磁浮交通是现在与未来陆上运行速度最快的交通工具,代表先进制造、能源、信息、控制等领域的技术水准,成为世界各国竞相研发的热点。她详细介绍了磁浮交通发展概况、磁浮交通技术特点、我国磁浮交通系统的工程应用,并对磁浮交通未来发展前景作了展望:经过自“十五”到“十三五”四个五年计划的技术攻关与系统研发,我国在80-120km/h城市中低速磁浮系统、120-200 km/h市域中速磁浮系统、500-600 km/h高速磁浮系统,均已具备工程化建设与商业化营运能力。未来五至十年,中国常导高速和中速磁浮直驱系统技术将取得突破性进展,时速600km/h高速磁浮系统和200km/h中速磁浮系统具备工程应用条件;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浮试验和研究将推动磁浮交通系统速度将大幅提高;中低速磁浮车直驱系统研究重点将是提速、降噪和减重,160-200km/h中速磁浮可能成为我国城市、大都市区、城市群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选项;磁浮运行环境与系统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运行环境营建与维持,将成为磁浮系统技术研发的又一重点方向,如低真空管道磁浮、永磁电动悬浮、永磁同步直驱、永磁电磁混合悬技术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不同磁浮及直驱技术制式的市场适用性及磁浮交通特有的车轨关系是需要持续研究的重点。

专家学者报告后,与会者纷纷提问,与报告人互动交流,使学术年会进入高潮。

 

最后,秘书长朱惠君作了会议总结。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

2020年12月30日

 
   

沪ICP备05033922号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  地址:上海市真南路500号同济大学沪西校区电信南楼三楼  

电话:021-63217546  63217526     传真:021-63217546 63217526  

E-mail:shjtgcxh@126.com

 
Copyrights © 2004


,
中国网络视窗  .NetLook™ 1/2
 

www.shjtgc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