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hjtgcxh.com
 
  学会动态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指导的第六届“智慧城市与绿色交通发展论坛”顺利举办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召开专业委员会主任学术研讨会
绿专委新会员颁证暨 2024 首场绿色交通研讨会活动顺利召开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组织召开《商用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技术》项目成果鉴定会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召开《交通与运输》杂志刊委会单位联络员座谈会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成功举办《上海大都市圈综合交通规划思路》研讨会
关于推荐2024年上海交通科技英才的通知
关于申报2024年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的通知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召开联络员座谈会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召开九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科学技术奖颁奖2023年学术年会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来访学术交流会数字化赋能设计院转型创新发展——走进城建院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组织召开智库建设项目——《智能网联交通与汽车产业》专家研讨会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地面公交专委会2023年第4次学术活动在上海金鼎召开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举办第三届“交通青年说”学术沙龙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交通理论专委会举办《城市干路空间资源的再整合》主题参观活动
林龙照明杯第三届上海市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决赛在上海理工大学成功举办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召开第九届第三次常务理事暨全体理事会议坛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支持协办SNEC第六届(2023)国际氢能前沿技术论坛
集约、融合、更新背景下——多系统交通设施综合开发利用研讨会顺利召开
学会召开专业委员会主任会议
  学会动态 > 【青年·大咖 对话】 推动长三角城市群、上海大都市圈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 精彩实录(一)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系列论坛之一

【青年•大咖 对话】

推动长三角城市群、上海大都市圈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
精彩实录(一)


【寄语】 
虞同文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 副秘书长

 


学会成立41周年来,第一次组织青年与大咖的对话。目前,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青年会员占会员总数超过了80%,是一支充满活力的生力军。但是老领导、老专家们,他们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学风优良,值得我们青年工作者向他们求教、学习。对话就是一个很好的形式。感谢青年工作委员会选了一个好题目,组织一次别开生面的学术交流。我们需要拓宽视野,基于城市群、都市圈的发展趋势,探索并实践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功能定位合理、网络层次清晰、衔接高效一体的融合发展。我们也要探索和实践,建立符合城市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的、线路科学布设、营运安全可靠,多制式、多层次的轨道交通的协调发展,更好对接各铁道交通系统和乘客换乘便利的需求,同时寻求节点交通价值和城市功能价值的同步提升。今天青年和大咖的对话是加油站、推进器。我希望能够保持这种对话的机制,使参与者每每受益匪浅、意犹未尽。

 

【青年发声】

从超大城市主城区地铁网到大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
空间协同与移动均好性下的规划探索
訾海波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分院 规划总监、高工

这是在上海大都市圈规划过程中思考的一个命题,既是国家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研究载体,也是整个长三角人民共同出行均好愿景下的发展诉求。东京都市圈基于“中心+放射”网络,圈层化推动TOD空间发展,单中心特征明显,而上海大都市圈则呈现出“多中心”的需求结构。在服务多中心、网络化和多元化的移动均好性需求的目标下,未来都市圈轨道交通需要重点关注两大系统:全域链接的多层次高效轨道网络和立体复合的多模式共享综合枢纽。同时,着重考虑五个要素:层次补强、四网融合、制式统一、区域锚固、站城一体。

1 层次补强

现状上海大都市圈范围内已有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普速铁路,其中高铁和城际多采用350公里时速,而目前各城市的市域铁路、市域线多为2-5公里的站距。系统的旅行速度差异和站点间距决定了在大都市圈50公里至150公里的空间尺度内,应有一个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层次,即都市圈城际系统。个人不认为都市圈城际必需就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系统,也可以由客流走向或服务功能较为重要的市域线、市郊铁路的联合、贯通而成。

2 四网融合

在不单独增加系统的基础上,互联互通有利于最大程度上实现跨省界对接,最大程度地发挥多级轨道的网络化效率。但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需要,要抓住核心关键节点,如沪宁铁路在南翔进行互通节点预留,为今后与嘉闵线贯通、发挥市域铁路功能提供了条件;嘉闵线北段衔接苏锡常快线也可实现跨界衔接与转换。

3 制式统一

从自由生长到区域协同下的跨界系统层次一体化对接探索,系统制式的统一和兼容性在未来的网络化发展阶段至关重要。上海地铁11号线首次实现了跨省轨道服务,而苏州S1线制式的选择却制约了与11号线跨界贯通运营和系统功能提升。杭州都市圈城际多采用地铁外围换乘延伸模式,在建的杭海城际的系统制式也为未来在更大区域内的互联互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4 枢纽锚固

现状“高铁+地铁”的城际交通服务模式中间速度快。但就衔接转换的效率和一体化体验、出行连续性而言,与区域移动均好性的美好愿景还相距甚远。探索深入城市中心的城际轨道“直连直通”模式,满足跨界通勤或日常出行的规律和高效服务,既可增强区域节点城市的枢纽功能,又可发挥潜力地区的价值。

5 站城一体

枢纽门户地区作为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都市圈空间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将赋能融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功能节点建设和城市名片打造。在区域多级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将交通网络资源在关键节点凝结,形成对广域空间高效覆盖的综合交通枢纽,并推动站城一体化开发引导,将最大化地实现其与整个区域空间协同的功能互动,这也是是我们的共同愿景。

地铁运货靠谱吗?
张琦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运营技术与情报研究所 主任、高工

城市群、都市圈轨道交通一体化,至少应该包括五方面,即多种运输方式的多网融合,多个运营主体的多元协同,作为客货运输对象的多体共运,网络资源的运营和经营一体化,以及面向外部环境的开放共治。今天我要从客货共运的角度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从地铁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乃至整个社会资源的集中利用角度,我认为地铁进行客货混运是有必要的。而目前全国正处于地铁建设的高峰期,客货混运虽然不那么急迫,但并不影响我们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1 要不要

外观他山。作为国家名片的高铁,很早就客货混运了。香港机场线按“七客一货”混编运行,提前交付办理行李托运。阿姆斯特丹也尝试用“有轨电车+物流”的方式运行,但2009年因资金问题而暂停。印度众多人员搭乘市域铁路通勤,中午则运送大量盒饭到市中心贩售。

 

内观自身。2019年全国开通地铁35座城市,平均客运强度0.9万人/km左右,超过1.0万人/km的仅1/3。全世界客流强度排名前20的平均值为2.0万人/km左右,也就是说我国地铁的客流强度总体不大。而北上广深等大城市,高峰期地铁的拥挤程度大家都深有体会,说明客流强度是被平峰拉下来的。换言之,地铁平峰时存在大量的运营富余运力可供利用。因此,顺应国家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的趋势,地铁运营企业可通过运货实现拓能和增收两个效果。

 

但仍需基于安全性、平稳性和经济性等三方面原则来考量。

2 行不行

基础条件。时间上,在工作日的平峰、节假日和双休日,都有富余运能可供利用。空间上,即使是以客运体系为主的现有设计,货物在站台、站厅的堆放、装卸和车箱的承载,以及垂直的运行上也已经有了条件,但是对于货运体系的适配性还须优化。

 

能力需求。(1)运输对象。要建立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如有干扰性的电子类不能运;货物不能散装,须统一打包成标准件,外形尺寸和重量满足地铁与运货的要求。(2)载运工具。标准件货物要在地铁空间中横向、纵向移动顺畅,需有合适的载运工具,做到智能化、无人化快速和安全地流动。(3)运输模式。存在货运专列、货运专箱或货运专域(1-2个车门)几种方式。个人认为以目前条件看,后两者更具可操作性。此外,还应遵循客货分行、乘客优先的理念来设计“一站一路线”模式。

3 值不值

经济效益。对标现行快递标准,粗浅测算地铁运载货物每公里、每千克约0.6元才有竞争力;标准件设计为200公斤、外周尺寸1立方米。据此,假设平峰时段发车间隔为5分钟,利用其半数进行运货,每列车运5个标准件,全年收益约1.55亿元。若考虑利用停运时间开行货运专列,则需对运营成本与运营收益进行综合分析,明确经济可行性。

 

社会效益。可以减少碳排放和降低道路拥堵。地铁运货,不是对既有的货运体系进行替代,而是互补的关系。简单来说,5公里以内是个人电动车的散货运输;10到30公里可用地铁和货车的共生关系运行;30公里以上仍然是道路货运为主。

 

综上,从必要性、可行性和经济性角度看,地铁运货总体靠谱,但也面临不小的挑战。对于既有线来说,地铁运货必然会对既有的运营管理模式产生冲击,也需对站厅、站台进行一定的改造。对于新建线来说,现行设计规范强调地铁是客运系统,并不支持货运设计,尚需统筹考虑。此外,还应加强与物流企业的对接,细化明确真实的货运需求,并紧跟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以实现货运自动化运输为目标进行设计。

 

【大咖对话】

陈小鸿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研究院院长
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今天青年•大咖对话的主题词是:城市群、都市圈、轨道。首先,借这次活动、因这个主题 ,我要向应名洪局长和沈人德副总工致敬。二十年前,在应局、沈总等前辈“领路人”的指引下,我们开展了一些工作,不仅使得上海的交通研究具有前瞻性,也为学校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机会,能将理论方法真正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实际问题中再引申出新的问题。

1 回溯历程,面向未来

自上一轮2001版总规以来,就一直在讨论长三角城市群交通。上海是一个有创新基因的城市,2003年应局发起的长三角交通规划研究,就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借助两省一市公路学会平台,通过半年一次、连续三次学术研讨会的方式,对长三角区域的高速公路如何互联互通以及规模、建设标准、建设时序达成基本共识,之后纳入交通运输部的《长三角公路、水路一体化发展纲要》。这是当年我们国家第一个跨地区的基础设施网络规划。也许要经过好几代人、若干个十年的努力,才能完全实现全面一体化,而现在是到了实际推动的时机。经过这些年自下而上的需求以及自上而下的战略实施,已经从原来公路互联互通,发展到现阶段轨道网的互联互通。高速公路的规制比较一致,只要物理上连接起来车就能通。但对于轨道而言,中间所缺的这一层次——区域网,要与国家网和城市网融合,起到实质上的承上启下效果,实际上是最具挑战性的。况且绝大部分的城市群和都市圈区域,尚未建立一个实施规划、推动建设、承担营运的主体。

2 我们要一张怎样的网?

这一张区域网,既要支持长三角区域的一体化发展,又能够向上衔接国家网,向下连接城市网。“四网融合”如何织就?我们应该有责任和意识,去闯一闯、试一试。首先,中间层次的区域网的重要性、必要性不言而喻。苏州S1线和上海11号线即使接起来也不符合区域网的功能定位和服务需求。关于制式选择,技术层面的问题反而好解决,难的是实施主体的确定与赋权,需要制度创新。有了这个主体,由它去做规划设计、筹集资金、推动建设,到后来提供服务。但这个“它”是谁?另外,城市之间的网络连通了之后,“我的好处多一些还是付出多一些?”,利益均衡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区域网的发展,归结为机制体制上的设计和技术上的突破缺一不可。

3 点评交流

两位青年专家的观点我非常赞成。在学会的平台上讨论问题,非常希望看到青年们开创性、创新性的思维和前瞻性的考虑,而不是就问题说问题。我们经常说“对标”,但现在上海要建成全球卓越的城市。我们国家发展到目前阶段,从跟跑、并跑,到要领跑。东京是很好,但单一中心的网络未见得是最好的形态。也许对我们国家的城市群、都市圈而言,多中心、网络化,多制式、多层次的网络,才是必然。思考如何创新技术制式、机制体制,我们才能做出一个中国版本。交通强国战略,应该是有中国模式、中国制式推向世界,而不是习惯于对标他人。为什么要有地铁?地铁主要是为了解决通勤需求、时间空间客流都集聚的运输。通勤客流本身是高强度、高密度的,不是全面均分、一定有低谷。我们化那么多钱建好了大规模的网络,将设施利用好的想法非常好。过去在学习考察港铁时,就设想借鉴其城市航站楼办理登机、交接行李的做法,应用到长沙中低速磁浮交通。也规划了在三节编组中一节的半个车箱作为行李车厢,用小型箱体把交运的行李运送至机场。我们不妨想像一下:当坐地铁回家途中,你的物件已在低峰时段运送到了地铁站。也许地铁站里有很多存储箱,通过密码取件即可。用这样的方式做城市物流配送,并把人和物的移动结合在一起才是创新。这是我听两位讲了之后的一些感想。

 

敬请关注精彩实录(二)、(三)。


整理:周翔、刘小倩、冯忞
审核:虞同文

                                         

                          

 
   

沪ICP备05033922号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  地址:上海市真南路500号同济大学沪西校区电信南楼三楼  

电话:021-63217546  63217526     传真:021-63217546 63217526  

E-mail:shjtgcxh@126.com

 
Copyrights © 2004


,
中国网络视窗  .NetLook™ 1/2
 

www.shjtgc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