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以下简称学会)自2019年设立科学技术奖后,2020年进行首次评奖(2018-2019年度)。各团体会员单位踊跃申报,共有22家单位申报了88个项目。
为搞好评奖工作,学会成立了以理事长、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教授为主任,副理事长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院长凌建明教授 、秘书长朱惠君高工为副主任,共有9名成员的评奖委员会。2020年7月17日学会召开了评奖委员会首次会议,确立了本次评奖的宗旨、原则 ,研究了评奖方案和评奖流程 ,同意将科研成果奖分为“交通战略·政策”“交通规划·设计”“交通运营·管理”三个类别,便于专家评审,同意分4组(含工程技术奖)组织评审,并通过了20名评审专家名单。

一、小组评审
7月29日-8月8日,各评审组分别对18-19个申报项目进行了认真的评审。每位评审专家、尤其各组组长对分配给本组的申报项目进行了审阅,能作恰如其分的点评;每位专家对主审项目写出评审意见,有的写得非常精彩。各组评审时先是专家各自充分发表统审和主审的意见,接着按特等、一等奖,二、三等奖,建议本次不评(不授奖)等3个区段对申报项目的水平及大致排序进行充分酝酿,取得基本共识,然后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申报项目的排序表。待工作人员完成专家排序统计后,最后划分、并拟定小组申报项目等级的推荐建议。

二、评奖委员会评审
8月29日,学会召开评奖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首先听取了学会秘书长朱惠君关于评奖工作的报告。接着安排小组推荐的4家特等奖申报单位代表的演讲。演讲结束后评奖委员会成员纷纷提问、质询,听取解答。经评奖委员会反复讨论,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评出特等奖两项:《面向智慧地铁的信号系统全寿命周期主动维保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和《海绵城市生态道路成套技术研究与示范》;之后,根据评审小组的评审结果,经反复审视、比选,评出《高风险驾驶人不良驾驶行为分析与干预研究》《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2017-2035)研究》等15项为一等奖,评出《上海航空旅客运输与江浙发展的关系》《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大数据集成技术及模型研发与应用》等18项为二等奖,评出《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上海运输结构优化若干关键技术和策略研究》《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的关键技术及应用》等27项为三等奖,共评出各类奖项62项。

最后,学会理事长、评奖委员会主任方守恩教授作了总结,特别肯定了评审专家的认真、严谨、公正的态度,肯定了学会首次科学技术奖评奖所创造的评奖方法、流程、机制等对今后评奖的指导和借鉴的意义。
评出的62项奖项将进入公示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