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hjtgcxh.com
 
  学会动态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召开专业委员会主任学术研讨会
绿专委新会员颁证暨 2024 首场绿色交通研讨会活动顺利召开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组织召开《商用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技术》项目成果鉴定会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召开《交通与运输》杂志刊委会单位联络员座谈会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成功举办《上海大都市圈综合交通规划思路》研讨会
关于推荐2024年上海交通科技英才的通知
关于申报2024年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的通知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召开联络员座谈会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召开九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科学技术奖颁奖2023年学术年会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来访学术交流会数字化赋能设计院转型创新发展——走进城建院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组织召开智库建设项目——《智能网联交通与汽车产业》专家研讨会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地面公交专委会2023年第4次学术活动在上海金鼎召开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举办第三届“交通青年说”学术沙龙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交通理论专委会举办《城市干路空间资源的再整合》主题参观活动
林龙照明杯第三届上海市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决赛在上海理工大学成功举办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召开第九届第三次常务理事暨全体理事会议坛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支持协办SNEC第六届(2023)国际氢能前沿技术论坛
集约、融合、更新背景下——多系统交通设施综合开发利用研讨会顺利召开
学会召开专业委员会主任会议
喜报 | 热烈祝贺学会常务理事王大庆荣获“上海杰出工程师选树2023”称号
  学会动态 >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共同举办第七期“同路人”交通安全技术论坛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共同举办
第七期“同路人”交通安全技术论坛


 

2020年6月13日至7月11日,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同济大学、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一带一路”国际交通联盟(BRITA)、中国公路学报联合举办了第七期“同路人”交通安全技术论坛。本期论坛采用“线上”模式,围绕“人因与道路工程”主题,邀请台湾逢甲大学徐耀赐教授、浙江大学葛列众教授、亚利桑那大学吴昌旭教授作了三次系列研讨。

 

徐耀赐教授分别在6月13日、6月20日,7月11日以“人因与道路工程设计Ⅰ”、“人因与道路工程设计Ⅱ”、“高、快速公路与平面交叉路网之路径指引标志设计”为议题作了系列报告。徐教授从人因理论、驾驶任务等基本概念出发,剖析了驾驶人的感知与反应过程、驾驶人对外界信息的专注程度,驾驶过程中驾驶人面临的驾驶任务等内容,引出了道路几何线形、交通信号灯控制、交通标志标线、自然光线、交通信息负荷与人之间的关系。最后以高、快速道路的路径指引标志设计为实例,从路径指引的意义、人因问题的考虑,路径指引系统的构建、标志布设点位的确定等方面完整地呈现了人因与道路工程设计之间的关系。

 

图1-徐耀赐教授第一次报告

 

图2-徐耀赐教授第二次报告

 

图3-徐耀赐教授第三次报告

 

葛列众教授在6月13日以“人因工程在道路交通安全中的应用”为议题,从人因工程学、不同时代的人因研究及道路交通安全中的人因研究的建议这三个方面作了报告。他强调“以人为中心设计”的理念是现代社会一种新的价值观,是从“技术导向”向“用户导向”的转变。在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研究时,必须考虑人因设计,从政策法规、道路建设、车辆设计、驾驶行为等各个层面展开,最终形成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的一体化人因设计。

 

图4-葛列众教授报告

 

6月20日,吴昌旭教授详细介绍了人的认知基础理论与模型,并分享了他在驾驶员的工作负荷、驾驶员对车速的判断决策和动作、驾驶员对告警信息的信息加工和动作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驾驶员速度控制的预测模型为例,吴教授第一次对驾驶员自主控制速度情况从机制上建模,能在驾驶员超速前就进行预警,显著降低了超速幅度和事故率。该预警系统被应用在长途客运车上,提高了长途客运的运输安全性。

 

图5-吴昌旭教授报告

 

本期论坛的与会人员达540余人次,每次约180人在线参与。报告内容丰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虞同文副秘书长出席论坛并作总结讲话,对论坛的成功举办和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交通安全专业委员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由于疫情防控特殊情况,会议采用“线上”模式,但灵活的时间与地点安排,受众面更广。且论坛注重学科交叉,加强与心理学、工业与运筹工程学等领域专家的合作,为推动我国交通安全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期待交通安全专业委员会策划更多高质量的论坛活动。

 

图6-论坛部分专家合影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

2020年7月27日

 

 
   

沪ICP备05033922号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  地址:上海市真南路500号同济大学沪西校区电信南楼三楼  

电话:021-63217546  63217526     传真:021-63217546 63217526  

E-mail:shjtgcxh@126.com

 
Copyrights © 2004


,
中国网络视窗  .NetLook™ 1/2
 

www.shjtgc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