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临港新片区交通及港口发展,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港口航运专业委员会(简称专委会)于6月28日下午在上海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举行港航专委会工作会议暨“港航物流”学术研讨会。
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业内80多位专家、会员参加。会议由交通工程学会港航专委会主任韩皓教授主持。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秘书长朱惠君、副秘书长虞同文等参会,学会秘书长朱惠君对学会今年工作安排及上半年学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通报、介绍,并对港口航运专委会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专委会委员认真讨论了专委会工作安排;并向学会推荐了抗击疫情、复工生产优秀志愿者人选。
专委会委员、上海海事大学教授、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张婕姝作了《新加坡下一代港口及启示》的学术报告。她从新加坡港发展现状、NGP(“下一代港口”)2030规划概要、以大士港为核心的港口生态圈建设、大士港的“未来感”剖析以及从 NGP 2030到未来港口发展的思考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新加坡下一代港口的发展规划及对上海港带来的启示。与会人员反响热烈,从发展理念、战略、规划、工程、运营等多个方面对未来港口建设趋势作了讨论。

上海海事大学副教授、德国汉堡大学兼职博导、上海咪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丁一博士作《大数据和智能算法在港口物流中的应用研究》的学术报告。丁教授结合个人科研和工作实际,理论联系实际、图文并茂,分析大数据背景下智能算法在港口物流运营调度中所发挥的核心作用。他从大数据和智能算法视角出发,从如何求解问题、大数据技术和技术架构概述、港口物流应用方向和探讨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大数据和智能算法在港口物流中的应用,并详细介绍了这些技术在港口集装箱调用、集装箱“三角”拖运、OCR (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光学字符识别)集装箱验残和箱号识别、集卡预约、集卡调度等方面的应用。与会人员与丁老师就专业问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本次会议适逢倾盆大雨,但由于会议组织有力、研讨会内容丰富,与会者感到收获满满,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