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召开首届青年学术年会
2019年11月18日,由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新近成立的青年工作委员会主办的2019年首届青年学术年会在科学会堂1号楼1205凡尔赛厅顺利举行。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上海市交通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海事大学、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等单位共60余位青年科技工作者参加了本届学术年会。学术年会由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周翔主持。市科协学会学术部部长潘祺和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院长凌建明到会并分别致辞,均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市交通工程学会秘书长朱惠君和副秘书长虞同文、石小法出席了学术年会。


会前,市科协潘祺部长和学会凌建明副理事长、朱惠君秘书长分别与青年工作委员会成员、学会年会报告人,以及部分与会青年科技工作者合影留念,对青年工作委员会的成立、首届青年学术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表达了对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期冀之情。
学术年会共邀请四位青年英才、新锐作学术报告。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赵越博士作了《前沿科技与未来交通体系》的报告,与大家分享了对未来城市交通的“预见”,通过对交通科技发展与城市的关系分析,指出交通决定了城市的速度、尺度,而科技使得愿景成为可能。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交通所所长蔡润林博士作了《高质量导向下的交通融合发展》的报告,他指出,基于城市在一定发展阶段对高质量、高品质的要求,交通在不同维度的融合发展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他还表示,这些值得期许的未来融合发展,更需要我们每一位的参与和创新探索。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副总工邵丹作了《上海交通发展展望和政策导向》的报告,他结合上海第三轮交通发展白皮书对未来交通的国际借鉴和研究分析,为我们展望了上海未来交通趋势和政策导向。他还总结道,不管是对移动性的追求,还是面对更清洁、更经济的可持续性要求,我们都必须做出选择,形成以人的需求为核心的政策设计。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王一喆作了《交通工程学2.0——信息化与智能化环境下交通工程学之变革》的报告,基于城市交通系统的巨复杂性、技术演进的特点、城市发展阶段的递进,分享了杨晓光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尤其是交通工程理论从1.0到2.0的跨越性变革,包括对研究对象、方法以及解决方案的探索。

周翔主任委员在每篇报告结束后作了精彩的点评,并在最后作了总结。她说,四位报告人的演讲充分体现了“未来”、“前沿”等主题,报告内容非常精彩,现场反响热烈,互动气氛活跃。本届青年学术年会让到场的专家和青年科技工作者,对城市交通领域的愿景、预见、融合、可持续性、移动性、2.0变革等关键词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丰富的理解。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依托学会平台,期待下一届青年学术年会在论文征集、论坛研讨等多方面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期待、欢迎更多的交通行业青年英才加入并深度参与!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
2019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