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组织召开
《有轨电车网络化运营关键技术研究》
《园区有轨电车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研究》
《现代有轨电车车站景观化设计研究》
项目开题评审会
2019年10月14日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组织召开了《有轨电车网络化运营关键技术研究》《园区有轨电车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研究》《现代有轨电车车站景观化设计研究》三个项目开题评审会,评审会由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秘书长、高级工程师朱惠君主持。参加评审的专家有同济大学叶霞飞教授、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城市与产业规划研究所所长、授级高级工程师宗传苓,松江有轨电车运营管理项目总经理戴斌,上海园林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李婧,上海隧道轨道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冰慧等。

项目一:《有轨电车网络化运营关键技术研究》 通过对国内外有轨电车系统典型案例的调研和总结,结合有轨电车技术特征,包括网络形态、线路长度、站间距、系统制式等关键要素,研究有轨电车自身的网络化运营特征和要素,研究面向网络化运营的道路交通运行特征,并结合道路交通特性和有轨电车自身特性,分析有轨电车、客流特征和道路交通之间的协调机理,以期得出相应指标的关键性数据和研究基础的支撑。
项目二:《园区有轨电车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研究》 研究目的是针对当前社会市场经济的创新、人文、生态、现代化和国际化要求促成的国内各种园区经济的快速建设,诸如文化产业园区、旅游园区、农业园区、工业园区、大型企业园区等各类园区层出不穷,而且越来越多的园区更向着多形式的复合型园区发展,如产业和旅游结合,功能和人文相结合。有轨电车在园区中既能承担交通功能,又可以承担旅游观光的作用,对园区也具有十分有益的促进作用。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园区有轨电车的案例,包括企业园区有轨电车,如华为松山湖有轨电车;城市工业园区、创新园区有轨电车,如张江有轨电车;旅游园区,如银川花博园云轨、云南建水古城小火车,文化主题园区,如张家口崇礼冬奥小镇有轨电车。但现阶段园区有轨电车的规划、设计、建设的过程中并无相应的规范标准可依,经常造成设计标准不明确,建设管理是否合规,责任划分不清晰,工程造价难以优化等问题,影响园区有轨电车的建设及其在行业推广,迫切需要深化研究。
项目三:《现代有轨电车车站景观化设计研究》 随着有轨电车市场的扩大,有轨电车“由无到有”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是车站的景观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建设单位的关注。譬如,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配套冰雪小镇有轨电车工程投标中,对于车站部分的分数占到总分数的65%以上;再如,刚刚建成的华为松山湖有轨电车、武汉东湖有轨电车、成都有轨电车蓉2号线等,车站与环境一体化都成为全线的亮点。有轨车站设计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特殊性,非纯视觉造型设计,通过较为系统的有轨车站设计研究,提取出车站设计理性因素。促进有轨电车工程向精品化、特色化发展, 从粗放到精细化发展,弥补行业相关研究的不足。形成世界有轨电车车站的工具书,可依据明晰目录和丰富案例实现按项速查。

专家们在听取项目组汇报介绍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并围绕研究项目的重点难点、技术路线和应用性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专家组同意三个项目通过开题评审。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
2019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