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召开
第21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科技论坛交通分论坛
2019年9月18日下午,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在科学会堂一号楼召开了“第21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科技论坛交通分论坛”。论坛由学会秘书长朱惠君主持。来自本市交通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科研教学的专家学者和学会会员参加了论坛交流。

论坛邀请四位专家作了精彩报告:上海科学院科技发展处处长李万研究员作了《从前沿科技发展看未来城市交通》报告;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叶霞飞教授作了《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经验及启示》报告;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市政交通规划院副总工冯忞高级工程师作了《可供借鉴的台湾交通精细化设计与建造》报告;上海智能交通有限公司总经理常光照高级工程师作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应用路线思考》。
李万研究员在报告中阐明了交通科技和交通工具的创新是经济高度化的重要标志、中心城市是交通科技和交通工具创新突破的最前沿、未来城市交通将成为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重要基石等重要观点,指出未来15~30年将是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要时段,同时,城市也将进入后工业时代发展的新时代。城市一方面越来越大(就其接连的面积而言),另一方面又越来越小(就其功能区域而言),工业化理念将彻底让位后工业化、智能化、服务化和生态化理念。城市,面貌将为之一新;城市的交通也将实现前所未有的新突破。

同济大学叶霞飞教授介绍了日本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概况、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经验,以及对上海加快构建通勤交通圈市域轨道交通网络、上海通勤交通圈市域轨道交通发展模式、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应向多元化经营模式方向发展,以实现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启示。
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冯忞高级工程师介绍了台北市交通概况,以及可供借鉴的台湾交通设计建设人性化、精细化的成功和典型案例,对上海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要求,就如何贯彻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发布的《上海市城市道路精细化管理导则》,围绕上海因地制宜的“以人为本”、无障碍设施设计与建造、“多杆合一”和“合箱整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科技建言。
上海智能交通有限公司常光照总经理介绍了运营及技术革新驱动IT系统建设的情况,分析了IT系统建设应用中痛点成因,提出了关键技术应用路线图,具体为全息感知——不断增加的感知范畴、全息数据的整合应用——功能矩阵、全息数据的整合应用——智慧运维、云计算——城市路网大规模信息系统建设的必然选择、数据标准化、车路协同——未来趋势等,并对工程实践提出了许多建议。
朱惠君秘书长最后对论坛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
2019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