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举办
助(电)动车发展困境与政策导向沙龙
2019年9月9日,在科学会堂由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上海城市交通设计院共同主办了以《助(电)动车发展困境与政策导向》为主题的沙龙活动。沙龙由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交通设计专业委员会具体组织,邀请了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市政分院副院长蔡逸峰、上海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上海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副总工邵丹,市政府法制办原副主任顾长浩,以及市规划院、市交警总队勤务处、事故处、法规处等多名专家,同时特邀顺丰速递、饿了吗快递、外卖两家企业安全部门的主管领导出席了沙龙。在上海新一轮白皮书编制的大背景下,与会专家和企业管理领导结合当前城市交通发展呈现的新趋势,针对城市助(电)动车拥有、使用、停放过程中凸显的安全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通过专家们的建言献策,明确了目前助(电)动车发展困境与社会需求,讨论了未来管理政策以及行业发展导向,为市交通委白皮书的编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上海城市交通设计院有限公司俞雪雷副院长主持此次活动。上海市交通委员会研究室杨朋珏介绍了本轮白皮书的研究背景和慢行交通专题的意义和目标。

顺丰速递安全部经理魏尚进、饿了么安全部经理沈晓东从电动车作为物流末端配送的生产性工具角度,对其目前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包括:目前电动车已全部做好保险配套,并结合交警部门的相关要求,紧抓安全管理,致力于提升配送人员的交通安全意识。
交警部门提出非机动车造成的死亡事故增长迅速,亟待治理,但是仅靠交警部门的末端执法效果有限,还需要物流/外卖配送企业、相关主管部门共同参与,市民共同提升出行行为的守法意识才能有更好的成效。电动车的管理不说一蹴而就的,应该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

同济大学建筑院市政分院副院长蔡逸峰提出,应从生产、执法、体制机制三方面进行完善,做好电助动车的管理。同时,在目前快递外卖企业发展迅速的大背景下,电动车的商用性质逐步凸显,因此,应该将电动车从个人使用和企业使用两个维度进行区别,各自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

市规划院周翔提出应借助白皮书的平台明确助电动车的发展方向,形成共识。对其进行更加规范和严格的管理是一个统一的思路。我们正处在牺牲安全追求效率的阶段,但是安全和有序其实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终极目标。针对助电动车的安全教育也是必须的,比如头盔的使用、RFID的推广、对于骑行人士安全教育知识的考核等。

市法制办原副主任顾长浩提出,上海市助动车经历了四个阶段,出现助动车—禁止燃油助动车—明确电动车作为燃油助动车替代—规范管理阶段。我们一方面可以通过立法来规范其发展,另一方面,在立法前,可以以企业为突破口,制定相关的行政措施,规范这类车辆的行为。

最后市建交院综交所副总工邵丹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未来助电动车的发展应该是一个合规成本不断提高的过程,最终会在功能、秩序、公平上达到一个平衡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常态应该是一个个用、商用共处的状态,工作的切入点应该是如何最大限度减少对社会的影响,而不是一个不合理就取消的格局。我们应该既从法律法规修编着手,也从配套的监管措施突破,来共同努力取得良好的发展。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
2019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