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hjtgcxh.com
 
  学会动态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召开专业委员会主任学术研讨会
绿专委新会员颁证暨 2024 首场绿色交通研讨会活动顺利召开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组织召开《商用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技术》项目成果鉴定会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召开《交通与运输》杂志刊委会单位联络员座谈会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成功举办《上海大都市圈综合交通规划思路》研讨会
关于推荐2024年上海交通科技英才的通知
关于申报2024年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的通知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召开联络员座谈会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召开九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科学技术奖颁奖2023年学术年会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来访学术交流会数字化赋能设计院转型创新发展——走进城建院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组织召开智库建设项目——《智能网联交通与汽车产业》专家研讨会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地面公交专委会2023年第4次学术活动在上海金鼎召开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举办第三届“交通青年说”学术沙龙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交通理论专委会举办《城市干路空间资源的再整合》主题参观活动
林龙照明杯第三届上海市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决赛在上海理工大学成功举办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召开第九届第三次常务理事暨全体理事会议坛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支持协办SNEC第六届(2023)国际氢能前沿技术论坛
集约、融合、更新背景下——多系统交通设施综合开发利用研讨会顺利召开
学会召开专业委员会主任会议
喜报 | 热烈祝贺学会常务理事王大庆荣获“上海杰出工程师选树2023”称号
  学会动态 >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会同市城乡建设交通院承办“科技变革与上海未来交通体系”主题沙龙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会同市城乡建设交通院

承办“科技变革与上海未来交通体系”主题沙龙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刻重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交通领域已经成为新技术应用的重要场景。为使上海第三轮交通发展白皮书更具全球视野、战略眼光、底线思维和前瞻意识,突显新时代特征、上海特色,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和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计划共同举办与上海交通发展白皮书编制紧密相关的不同主题的系列沙龙,广泛听取专家学者的独特见解,提升交通白皮书的政策引领。首场以“科技变革与上海未来交通体系”为主题的沙龙,于201986日在科学会堂进行。沙龙由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副总工邵丹主持。市城乡建设交通院副院长、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所长薛美根,市交通委研究室副主任杨俊琴,市交通工程学会副秘书长虞同文,以及课题组成员出席了沙龙。

沙龙主要议题有5项:一是科技发展动态及未来发展趋势,那些领域的科技将对交通产生影响;二是新技术和新模式对未来的交通行为、出行服务体系及交通综合管理产生的影响;三是鼓励新技术、新模式在交通领域推广应用标准和原则什么如何客观评价当技术+资本”的新商业模式对交通带来的改变或影响?除网约车、分时租赁平台模式外,未来还可能出现些新的交通模式?四是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如平台企业)背景下,在设施配套、行业管理,政府监管政企合作等方面应如何适应;五是希望形成那些方向的共识,纳入交通白皮书。应邀出席沙龙的8位专家学者会前做了认真准备,围绕5个议题一一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孙立军教授见解是,新的交通需求推动科技新发展。新技术满足需求有三项重要指标:效率、安全和公平。人们的出行时间有一定的承受限度,但可依靠新的交通系统扩大活动半径。日本召开全球高铁大会,结果与会者聚焦磁浮列车。磁浮交通、胶囊式列车有可能成为国际上新推的交通方式。职工上下班采用共享通勤车,新城与中心城重构新交通系统等,都可能成为未来新的交通模式。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立军教授见解是,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引擎的地位不会变。未来交通大的愿景仍然是零排放、零拥堵、零事故。实现四个转型:使用可再生能源,动力电动化;人工智能深度应用,智能化;材料轻量化;人车交互。会在信息高度安全的条件下出现汽车列车式排列通行、飞行汽车、语音驾驶等模式与场景。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杨晓教授见解是,交通强国方略的实施会催生“现代交通+”,改变产业发展,改变社会关系。上海交通定位要有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家对上海的要求、长三角一体化的三维坐标系。交通3.0需对标工业4.0。交通3.0关键词是全息化、共享化。在资源、能源、环境约束条件下,需要建立当代交通保障体系,包括法律、行政、制度、机制等整套体系。

上海科学科技发展处处长李见解是,未来交通既要通达,更要变成一种体验。5G将功能汽车变成智能汽车,6G可能将智能汽车变成空中无人驾驶汽车。工业化时代定时定点集中生产,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在新自然经济形态中,就可能居家工作,通勤交通发生很大变革。在技术驱动、场景式驱动(研发与创业并进)、需求牵引式驱动下会产生新的交通模式,例如,对主干道的需求会演变为对棋盘型道路网结构的需求。

市政府法制办主任长浩见解是,立法有应对性立法和前瞻性立法。经过对无人机、网约车等新交通工具、模式和电动汽车充电桩等公共设施建设、管理的审视,交通对这两种立法都有需求,且其发展是立法重要依据。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副院长越峰见解是,政府对新经济、新技术发展的监管应在底线思维的基础上是中立的。需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议白皮书在编制过程中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白皮书的条文可以是倡导性的。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航运信息研究所所长徐凯见解是,政府要有一套机制促进数字基础设施和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引导大家都去用。数据需要打通、融合、开放、利用。大数据开放可能产生大产业。港口集团、船公司,注册在上海,服务全球,且须与金融相结合。上海已不是单纯追求吞吐量、规模运量,而向后端的物流延伸,搞模块化运输。政府要抓住模式创新中的共性问题,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摩拜单车可持续发展高级专家秦浩说,评价未来交通体系套用通达、安全、公平标准已经不够了,应是让生活更美好、城市更美好。除15分钟生活圈,还要有45分钟通勤圈。快速交通在天上地下,地面都是慢行交通。万物互联,产生大数据,优化后全社会共享,人车协同,人工智能渗透各行各业,这就是愿景。

 

 

薛美根副院长最后做了总结发言。他回顾了前两次交通白皮书的编制情况:第一轮白皮书提出公交优先、差别化管理和车路协同等政策与策略,促进了交通设施和轨道交通建设;第二轮白皮书强调了绿色发展、精细化管理、社会共治等,使全社会更注重以人为本、绿色交通,促进了人性化、个性化、精细化管理。2016年提出互联网+,出现了共享交通等,通勤交通改革开放初期占出行总量近2/3,目前只有40%……,今后还会有那些新技术、新模式出现?不管怎样,交通还要回归本原:更安全、更便捷、更高效、更环保,提升城市功能和生活品质。我们会博采众长,将第三轮交通发展白皮书编制好,推动上海世界一流水准的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

经过3个多小时的座谈,沙龙在意犹未尽的情境中结束了。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

201987

 

 

 
   

沪ICP备05033922号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  地址:上海市真南路500号同济大学沪西校区电信南楼三楼  

电话:021-63217546  63217526     传真:021-63217546 63217526  

E-mail:shjtgcxh@126.com

 
Copyrights © 2004


,
中国网络视窗  .NetLook™ 1/2
 

www.shjtgc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