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会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召开“上海交通运输新近科技研发与成果应用论坛”
2019年5月30日,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会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在隧道股份城建大厦2楼会议中心,召开了“上海交通运输新近科技研发与成果应用论坛”,上海智能交通有限公司为协办单位。论坛由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秘书长朱惠君高工主持。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秘书长、上海隧道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林家祥致辞。

论坛邀请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副院长马万经教授作了《车路协同环境下的交通管控与服务》的报告。马院长介绍了目前上海对车路协同环境下的交通管控与服务的研究热点聚焦在,检测对象变为检测手段,控制对象变为控制工具上。研究成果主要有:控制方案估计和预测;控制方案优化;控制方案评价;速度控制;车道动态利用;拥堵控制;组合控制等。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孙雁飞工程师作了《智慧灯杆技术研发与应用》报告。他认为,智慧灯杆天然是智慧城市中的智慧节点。智慧灯杆不仅可以作为重要的信息传输通道,也可承载文化和消费信息等大数据,是“智慧物联网基础设施”之一。从上海大沽路等道路智慧灯杆实践看,智慧灯杆是区域信息化网络平台,以节能照明为理念的亮化工程,城市信息发布系统,智慧城市安防监控系统,智慧城市信息采集平台。孙雁飞工程师着重介绍了智慧路灯的功能性方案,智慧灯杆技术研发,智慧灯杆基础信息,智慧灯杆技术应用等。
大众交通集团副总裁董继缘作了《出租汽车智慧运营与管理》报告。大众智慧运营与管理=智慧车厢+车联网+平台+云计算。大众智能后视镜是一款成功的车载交互传感设备,是整个智慧运营和管理系统的核心部件。终端集成了传统车载终端功能,内置大众出行APP、连接计价器、OBD、智能顶灯、蓝牙打印机等外设,可以分别承接网约车、巡游车业务,有效地实现网约车、巡游车共平台管理。同时,实现大众出行100%上线,车辆启动植入终端的APP自动启动且登陆,可实现语音接单。还能准确采集车辆各类数据,便于企业管控车辆,提升安全质量。采用的双摄像头及音频,能有效管控营运全过程,提升服务质量。
海驿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氢能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级高工高顶云作了《科技助推氢能应用》报告。报告对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作了简介,以及燃料电池汽车及氢能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及趋势,阐述了2016-2050年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路线图。
上海智能交通有限公司总经理常光照高工作了《智慧路侧设施创新应用思考》报告。他围绕智慧路侧设施框架思路、智慧路侧设施创新应用共两个方面作了阐述。智慧路侧设施是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组成,其技术发展必然以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与需求演变为导向,并对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起到引导作用。因此,国内外智能交通系统发展历程与未来发展趋势构成了路侧基础设施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环境。智慧路侧设施框架思路是嵌入式AI+智能交通关键设备,实现前端多类传感检测设备、通信设备及控制设备一体化集成,统一控制、统一处理、统一传输、互融互通互联的“智慧路侧设施”。在智慧路侧设施创新应用上,机箱采用四门结构,侧面接线设计更加方便,线缆布局规范整齐、操作方便、施工快捷。机箱实行一体化设计,统一电源、通讯、防雷设计,路口设备统一管理(能源管理),预留了5G通讯模块等。

五位专家介绍的上海交通运输新近研发的科学技术及其应用,使与会者受益匪浅,论坛对交通运输行业技术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与会会员也希望学会追踪最新科技发展,帮助广大会员开拓视野,增强业务技术能力。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
2019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