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成果,搭建学术新平台 汇众智,规划星级新方向
——2018年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年度总结会议顺利召开
2019年1月24日下午,2018年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年度总结会议在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召开。学会秘书长朱惠君出席了本次会议。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主任宋键主持会议,副主任徐正良、高英林以及章建庆、朱蓓玲等委员就专委会年度工作总计和2019年度工作计划进行了审议,并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绩效指标对标工作开展了交流与讨论。
会上,专委会秘书处首先就2018年工作情况总结进行了汇报,新一届的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秉承“统筹资源、合作共赢、聚焦重点、研以致用、开放创新、跨界融合”的工作思路,有序推进各项工作,逐步发挥出学术交流平台的作用,全年召开了一次专家论证会和三次技术研讨沙龙,取得了预期的成绩,但同时也看到了提升空间,例如,技术活动形式有待进一步丰富、学术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专委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有待进一步增强等。
朱惠君秘书长在充分肯定专委会工作的基础上,为2019年专委会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1)扩展技术沙龙的受众群体和覆盖面,并举办学术年会,营造学术氛围;
2)结合专委会委员所在单位的业务,开展国际性、全国性活动,增强影响力;
3)充分利用资源加强社会公众科普活动组织,强化社会责任感;
4)引进青年委员,为学会和专委会培养新生力量。
随后,专委会围绕2019年度工作计划制定了方向:在打造特色星级专委会目标的指引下,积极响应“学会因学术而生,学术因人才而兴”的发展宗旨,努力构建“以会引人--以人促术--以术兴会—以会引人”的正向循环运行机制,实现“人才、学术、学会”三者高度融合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并制定“2+3”的技术活动计划。
“2+3”即,两次大型“兴会”活动——参与举办两场大型学术论坛,扩大学会影响力;一场有吸引力的“引人”活动——青年技术演武堂,吸引更多会员加入,并为会员提供展示交流平台,也为学会和专委会成员单位提供发现发掘人才的平台;一系列有影响的“促术”活动——微科普+技术沙龙,依托微信新媒体和专委会委员的专业资源打造科普和技术研讨平台,提升社会科普能力,促进行业学术发展;一系列行业参观考察活动,依托专委会委员单位资源,组织实地参观考察活动,了解新技术的发展动态与应用效果。
最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数据分析组代表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绩效指标分析》进行了汇报,同时申通技术中心也将最新建成的集工程建设、减振降噪、环境质量、网络能耗、智慧水务等实时在线检测监测功能以及科研生产、企业文化宣传功能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协调管理系统进行了介绍与演示,获得了朱秘书长和专委会委员的高度肯定和一致称赞。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
2019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