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组织召开 《上海市静态交通智慧停车管理系统》项目评审会
2019年1月7日,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在市科学会堂组织召开了由中科国智科技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承担的《上海市静态交通智慧停车管理系统》项目评审会。评审会由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秘书长朱惠君主持。

智慧停车系统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静态交通管理体系,从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实时、准确及高效的综合管理和应用系统。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和产业的大力推动,智慧停车也有了长足发展。一方面,模式识别、网络通信、信息融合等极大地促进了停车信息采集、处理和传输的便捷性和有效性; 另一方面,智能感知、路径规划、决策控制等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技术也广泛应用于载运工具之上,促使其朝着协同化、无人化的阶段大步迈进。可以说,先进的交通信息服务、车路协同和物联网技术等是智慧停车系统领域最重要的发展方向,正在引发智慧停车技术和产业的大变革。
项目评审专家组由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薛美根、上海市交通委科技信息处处长/高级工程师叶兴、上海市交通委交通设施处主任科员/硕士研究生梁华军、上海市路政局停车管理处处长/教授级高工姚红英、上海市科委创新处博士/高级工程师刘文波等组成。

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项目单位的汇报,审查了系统开发相关研究资料、成果,一致认为《上海市静态交通智慧停车管理系统》项目开发以实用性、开放性、拓展性和经济性为宗旨,针对上海市停车领域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技术运用,实现了停车服务全流程信息化管理。项目充分考虑了传统地磁、NB-IoT地磁、手持终端、诱导屏、视频采集设备等采集数据的接入需求,通过数据管理和应用、数据分析和展示、动态监测和预警、任务管理和服务、财务清分结算、协同应用等多个功能,实现了多种支付方式,创新了静态交通移动终端应用技术,提升了道路停车管理的智慧化水平,同意通过项目评审。并建议对系统的应用情况进行长期跟踪、评估、完善,以利于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上海市静态交通智慧停车管理系统》的项目研发得到了静安区建设管理(交通)委员会的重视和肯定,并在静安区部分路段进行了试点运行,效果良好。
静安区建设管理(交通)委员会、静安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相关领导,中科国智科技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上级领导等出席了评审会。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
2019年1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