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日,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以下简称学会)会同上海市交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在科学会堂召开了“慢行交通系统与城市街道设计技术交流会”。会议由学会秘书长朱惠君主持。来自上海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市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同济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以及有关区建管委、规划办、重大办等单位的60多名青年科技工作者参加了会议。


技术交流会邀请上海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张翔高级工程师作了《人民城市背景下的慢行交通系统优化提升——以《上海市慢行交通规划设计导则》为例》的报告。她介绍了《上海市慢行交通规划设计导则》编制的背景、目标定位、理念原则,以及构建连续完整的慢行网络、构筑复合立体的慢行系统、打造便捷高效的接驳系统、慢行设计精细提升、慢行系统品质创新、塑造品质特色的慢行新地标共六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交流会还邀请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联合博士后工作站方雪丽博士后作了《城市街道设计品质测度及差异化策略研究》的报告。她重点介绍了街道设计品质研究方法与步骤,即:影响要素分类及量化、品质数据库构建、评价指标选择及量化、品质评价模型、品质分档标准等。介绍了街道空间品质评价的应用,即:基于城市街道空间品质研究结论,构建街道漫游者路径导航软件;应用街道空间品质评价分级与评价方法,绘制杨浦区街道空间品质分级图;选取上海市中心城区空间品质较差的街道作为改善对象,开展城市街道设施改善示范应用研究等。

交流会还邀请造枋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主持设计师许子健作了《苏州历史城区特色街巷设计导则研究》的报告。他介绍了团队在研究过程中,注重苏州历史城区特色街巷系统性评估梳理、注重分类型特色分析、注重针对性设计引导、注重精细化示范设计、注重全过程实施建议,形成了城区分区导引、街巷分类导引、街巷要素导引(风貌、通行、场所等)规划设计导则体系,并以西北街、王天夫巷为典型案例作了应用讲解。
技术交流会最后由上海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彭庆艳高级工程师作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