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召开电动自行车专题研讨会
6月19日下午和20日下午,由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以下简称学会)主办,卫健策略(美国)中国办事处、世界卫生组织疾病控制中心、上海市健康促进协会协办的电动自行车专题研讨会在科学会堂举行。研讨会还邀请全球道路交通安全合作组织(GRSP)罗伯特·苏山先生作了电动自行车速度管理的专题报告。
出席研讨会的有:卫健策略、世卫组织疾控中心、世界资源研究所、全球道路交通安全合作组织、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以及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上海市健康促进协会、同济大学、市交警总队和各区交警支队,有关区建管委(交通委)等单位(机构)的专家学者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人员。
2012年末,上海拥有电动自行车294万辆。2018年底达到951万辆,比上年增加150万辆;2012-2018年年均增加109.5万辆,增长速度惊人。目前,涉及电动自行车的道路交通事故已占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总数的40%。建设交通强国和健康上海,必须加强电动自行车整治和管理,将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迅速降下来。


研讨会上,市交警总队介绍了上海电动自行车发展现状、特征分布以及道路交通事故与原因。上海骑行电动自行车以年轻人、中等学历、中下收入水平人员为主,外省市户籍的高于本市户籍。包括电动自行车在内的非机动车占城乡居民出行方式的比重已超过15%。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的区域特征是市区外围和近郊区,对象特征主要是与大型车辆发生碰撞,地点特征主要在路口,违法行为主要是闯红灯、逆向行驶和超速。2016年上海开展交通大整治就着手整治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将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快递、外卖哥)、重点违法行为列为专项整治的重心。全警出动,在全市2000多个路口稽查电动自行车加装动力装置、搭雨蓬、闯禁令、行驶机动车道、无牌等违法行为。世卫组织疾控中心段蕾蕾、卫健策略(美国)宣传中心陈瑜等介绍了越南、台湾地区和北京、深圳、苏州、东莞等国内城市管理轻便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的法规、实践经验和成功实例。市疾控中心主任彭娟娟介绍了圆通等快递企业除加强教育、统一服饰、统一车牌车色、统一佩戴头盔以外,还对驾驶员交通违法实行制约,如限制接单、违法处罚的累进制等。上海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专家介绍了前后二轮上海交通发展白皮书对包括电动自行车在内的慢行交通的定位、政策导向和全市交通大调查的数据资料,提出了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有关基础设施、车辆技术、宣传教育、守法执法等措施。

20日,研讨会邀请全球道路交通安全合作组织的专家罗伯特·苏山先生系统地介绍了国外,特别是欧洲国家有关电动自行车的分类标准、技术条件和发展状况,介绍了国外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特征、原因分析及速度管理措施。与会的本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人员结合国外专家的报告,着重对今年下半年全市电动自行车管理的宣传方案进行了讨论,对下半年有关国际组织召开电动自行车上海论坛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
2019年6月24日